文章详情
精准治疗“胰”心病——普通外科成功为胰腺肿瘤患者实施腹腔镜下胰体尾切除术(保脾)
  近日,北医三院秦皇岛医院普通外科邵占勇主任领导的医疗团队成功地为一名患有胰腺肿瘤的患者实施了腹腔镜下胰体尾切除术。在此次手术中,医生不仅成功地移除了肿瘤,还保留了患者的脾脏,这对于患者的长期健康和免疫功能至关重要。本次手术是医院首次独立完成的腹腔镜下胰体尾切除术。手术过程顺利,患者目前恢复情况良好,这标志着医院在外科技术领域取得了新的突破。这一技术的引进和成功应用,将为更多患者带来希望和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56岁的张女士在体检中意外发现胰尾部存在肿物,虽然平时并无任何不适,但这一结果却让已经经历两次腹部手术的她寝食难安。目前资料显示胰腺良性肿瘤可能性极大,由于身边朋友因胰腺恶性肿瘤离世,她仍无法摆脱内心的恐惧,已然成了“胰”心病。经过多处寻医无果,在朋友的推荐下,她慕名来到北医三院秦皇岛医院普通外科寻求帮助。

  邵占勇主任详细了解、评估了张女士的病情后,耐心为她讲解了胰腺肿瘤的规范诊疗过程。通过专业的分析和贴心的心理疏导,张女士逐渐放下了心理包袱,决定接受手术治疗。
 
  住院后,徐振兴副主任医师为患者完善术前检查的同时,邵占勇主任组织科内讨论,快速且精准的制定了完整的手术治疗方案——腹腔镜下胰体尾切除术。为确保手术安全,团队还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制定了周密的应急预案。手术如期而至,邵占勇主任团队在手术室的全力配合下顺利且精准的为患者完成了腹腔镜下胰体尾切除术。术中快速冰冻病理结果提示为胰腺微囊型囊腺瘤,属于良性肿瘤,这一好消息让张女士在术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术后,张女士恢复迅速,第一日即可下床活动,第五日恢复肠内营养,并在普通外科医疗护理团队的精心照料下康复出院。这一案例充分体现出了腔镜手术的优势,也肯定了普通外科的医疗及护理能力。
此次手术的成功开展,是我院独立完成腹腔镜下胰体尾切除术的重要里程碑。未来,普通外科团队将继续秉承“精准治疗、患者至上”的理念,以精湛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为患者解除病痛,守护健康。

技术引领,微创先行

  近年来,在邵占勇主任的带领下,普通外科团队以腹腔镜微创治疗为发展方向,在总院专家的指导和团队不懈的努力下,专业技术有了明显提升,对本专业相关疾病及危重症病例有着规范以及丰富的诊疗经验。目前可独立完成腹腔镜下胰体尾切除术(保留脾脏或联合脾脏切除)、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下肝规则切除术、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碎石取石术、腹腔镜下肝脓肿切开引流术、腹腔镜下肝囊肿去顶减压术、腹腔镜下脾脓肿切开引流术、腹腔镜下脾切除术、腹腔镜下小肠部分切除术、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TAPP、TEP)、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等微创手术,并能规范的完成胆道、消化道的介入手术治疗。对于下肢静脉曲张、肛肠疾病有着丰富的临床诊疗及手术经验。

科普时间

什么是腹腔镜下胰体尾切除术

  腹腔镜下胰体尾切除术是一种针对胰腺体尾部肿瘤的微创手术方法。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超声刀等先进设备的普及,这种手术在国内逐渐普及并得到广泛应用。相较于传统的开腹手术,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具有创伤更小、恢复更快、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等诸多优势。尽管如此,该手术对医生的操作技巧要求极高,必须具备丰富的胰腺外科手术经验。
  腹腔镜下胰体尾切除术可以分为保脾和联合脾脏切除两类术式,具体选择取决于肿瘤的性质、位置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对于胰腺良性肿瘤,如果可以保留脾动静脉或仅保留胃短血管脾脏没有梗死,通常会选择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而对于胰腺恶性肿瘤,为达到手术根治效果,往往联合脾脏切除。

腹腔镜下胰体尾切除术适应症

  主要包括胰体尾部的各种良性肿瘤(如胰腺内分泌肿瘤、浆液性囊腺瘤等)、交界性肿瘤(如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导管内乳头状瘤等)以及部分恶性肿瘤(术前评估与周围组织粘连较轻、无远处转移者,如胰腺癌)。此外,该手术还适用于胰腺炎合并假性囊肿等情况。

腹腔镜下胰体尾切除术禁忌症

  如胰腺恶性肿瘤与周围组织粘连较重、分离困难,术中可能会损伤周围脏器或重要血管;急性胰腺炎发作期;术前考虑腹腔主要血管侵犯或恶性肿瘤邻近器官转移;以及心肺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不能耐受手术治疗等。
  为了更好地服务患者,北医三院秦皇岛医院普通外科多年来致力于研究前沿医疗技术,并独立完成了腹腔镜下胰体尾切除术,为患者带来了福音。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