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腹腔镜疝囊高结扎术:小儿疝气的无疤无痛新选择
  近日,北医三院秦皇岛医院普通外科团队在邵占勇主任的领导下,成功为一名6岁患儿实施了“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结合儿疝气钩针技术”。术后患儿恢复顺利,未感受到疼痛,仅住院3天即康复出院。这一技术的成功应用,标志着我院在小儿疝气微创治疗领域取得了新的进展,为众多家庭带来了希望。


真实案例展现技术优势

  这位6岁的孩子患有腹股沟斜疝,俗称“小儿疝气”,已发现左侧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4年多。每当孩子跑跳、活动或哭闹时,包块便出现并下降至阴囊。由于担心剧烈运动或哭闹可能引起嵌顿、小肠坏死等严重后果,家长十分焦虑。他们曾咨询多家医院,但因担心传统手术留下的疤痕和疼痛而犹豫不决。在他人推荐下,他们来到我院,邵占勇主任团队为患儿家长详细介绍了腹腔镜下疝囊高位结扎术结合小儿疝气钩针技术治疗小儿疝气的优势。微创手术后,患儿未感到疼痛,不哭闹,仅留下脐环处的微小切口,愈合后几乎无疤痕。患儿术后当天即可进食流质食物,第二天便能下床活动,仅住院3天便顺利康复出院。

了解小儿疝气

  小儿疝气,医学上称为“腹股沟斜疝”,是儿童中常见的外科疾病。当家长发现孩子腹股沟区或阴囊出现可复性包块,特别是在哭闹或活动时明显,安静或平躺时消失,应高度警惕小儿疝气的可能性。传统的小儿疝气开放手术需要在腹股沟处切开2-3厘米的切口,不仅会留下明显疤痕,还可能损伤周围组织,术后疼痛明显,孩子恢复时间长。这些因素常常导致家长犹豫不决,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微创技术,小切口解决大问题

  针对这些临床挑战,我院普通外科团队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成功开展了腹腔镜疝囊高结扎术结合小儿疝气钩针技术,以无疤痕、无痛的优势,克服了传统手术的诸多不足。

  通过在脐环处打一个直径仅3-5毫米的小孔,利用腹腔镜清晰观察疝囊情况,并配合小儿疝气钩针技术,使用特制的钩针从皮下潜行,精确地对疝囊进行高位结扎。这种“小孔+钩针”的组合,避免了对腹壁肌肉和皮肤的大范围切开,从根本上减少了手术创伤,真正实现了“无疤痕”的目标。此外,由于手术创伤小,对周围神经和组织的损伤极小,术后孩子几乎感受不到疼痛。疼痛轻也意味着孩子术后恢复更快,通常术后6小时就能进食,第二天就能下床活动,大大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对孩子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影响。

  腹腔镜疝囊高结扎术结合小儿疝气钩针技术,以其无疤痕、无痛、安全高效的特点,为小儿疝气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它不仅减轻了孩子的痛苦,也缓解了家长的焦虑。如果您家宝宝正遭受小儿疝气的困扰,不妨了解这项先进技术,让孩子在舒适中摆脱疾病,重获健康!
返回列表